计琴:让青春飞扬在宝岛的四季里

时间:2019-06-10 浏览量:

计琴,女,中共党员,24岁,江西九江人,经济学学士,2011年9月至2015年6月就读于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年毕业后考入九江市彭泽县棉船镇工作,先后担任了乡镇党政办副主任、团委书记、妇联主席等职。从五彩斑斓的大学校门走出来,她来到了简单质朴的农村,角色的转变让她在人生最想跳跃最喜欢做梦的年纪,跨过长江,来到了赣北宝岛—棉船镇,自此,岛上绚烂的四季也成了她的青春里的色彩。

棉船镇为江西省最北门户,是赣北长江中心的一个岛镇,素有“全国产棉第一镇”之美誉。近年来,棉船镇坚持发展生态旅游、推进农旅融合,打造成为如今的“全国文明乡镇”。最初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这里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岛”,岛上都是一览无余的平原,到处都播种着庄稼,岛上大多都是老幼病残,生活节奏很慢,颐养天年的人很多,因此你走到哪都有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对你笑,到处都弥漫着丰收的味道,这里是美丽、和谐的。当她真正走进农村,接触了基层千头万绪的工作,她有点没有底气了,一切的理论知识在这里没有发挥的空间,复杂的方言也带来了沟通的困难,入夜之后,黑漆漆的夜空,静的只听得到虫鸣鸟叫然而她深知来到基层就必须学会接地气,“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人民的勤务员,必须做到脚上有“土”味,身上有“汗”味,灵魂里带“香”味,才能不负青春韶华,不负人民期待。

青春,是春天遍地金黄的涂抹。

一年之计在于春,青春就如同人一生中的春天,棉船的春天是棉船加快由传统农业重镇向生态绿色文明乡镇的重要时机,也是棉船干部和群众的春天。自2013年起,棉船镇深挖旅游资源,对外推出了“魅力棉船,江中花海”旅游文化节,广袤的金黄花海吸引了省内外游客观光旅游。

作为棉船的一名基层工作者,她在这一场“春天的盛宴”中默默扮演着后台人员,第一年的春天,那时候的景区全部由镇政府打造,资金紧张,人手不足,大到资金的拨付、基础设施的建设,小到游客的旅游接待、景区景点的选景布景,这些工作都是由全镇的党员干部带头做,她也备受感染,瘦弱的她和镇里一群年轻人,积极主动认领工作任务,每天拉着几百个红灯笼,搭梯子爬树,将红红的灯笼挂满了景区几公里的主干道的迎宾树上,迎着春风和细雨,接待了每一名来此观景的游客。

由于资金和资源缺乏,景区在打造之初,很多都是靠着乡镇党员干部带头,每年3-4月,全镇的党员干部取消双休,在景区组建起了交通协管队、景区保安队、志愿服务队和巾帼支援导游服务队,在镇村女干部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她主动担任了导游队的副队长,不懂导游术语,不了解具体情况,她就晚上在房间看导游视频,背诵棉船地方志,与导游队的队员沟通学习,每天在渡口和景区几公里的路上奔波,拍照、讲解、安排农家乐,走破了不知几双鞋,也曾累的流泪,但是,看着乡镇的旅游名片越来越闪亮,许多中央、省、市媒体争相报道的盛况,就有一种被关注被肯定的喜悦。就如同无边无际的金灿灿油菜,不仅带来的是美不胜收的视觉感受,是春种秋收的一种见证,青春就是这一抹金黄,闪耀夺目。

青春,是夏天热火朝天的奋斗。

2016年的夏天把她带回1998年的夏天,漫天的湖水不断涌入她的家,站在木质房子的跳板上摇摇欲坠的恐惧依然记得。然而就是这样的洪水,在2016年的夏季重演,此时的她不在是束手无策的小孩而是一名党员干部,在家接到单位防汛的电话,匆匆收拾完后她冒着磅礴的大雨来到了四面环水的棉船,在这里开始了连续40多天的防汛抗旱工作。防汛如同作战,既有冲锋在前的先锋队,也有负责后勤保障的大后方,按照组织安排,她积极参与到了防汛后勤保障的队伍里,每天白天和晚上轮流值班,防汛电话24小时监听,每天负责几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募捐登记、接收、搬运,防汛工作简报一日一期向县委书记汇报,省市各级防汛工作紧急加密件的处理,这些工作多且杂,不见成效且责任艰巨,但是她依然坚持做了40多天。一方面,她明白防汛是一件艰险的工作,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讨价还价;另一方面,想到她小时候的亲身经历,她明白在危难时刻任何人都有义务积极对抗灾难,每个人都是保卫家园的一份子,不退缩勇担当才是正确的选择。

如今每逢夏季,她都能记得2016年的夏天为家园奋斗拼搏的自己,记得每天在作战表上记录着水位的变化的心情,记得每天看到许多爱心人士无私的关爱慰问,记得每天在一线的巡堤查险干部湿漉漉的雨衣雨靴,记得飘扬在圩堤上五星红旗。夏季是热烈的,就如同这一场大汛,在每一次跌倒摔跤的时候,都要用勇于担当、敢于碰硬的姿态和行动去解决,让你的青春永远闪耀着拼搏向上的光彩。

青春,是秋天收货满满的欢乐。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走进秋天的棉船,处处可见的是风吹麦浪的景色,处处可见的是成熟的硕果,秋天是棉船干部群众忙碌的季节。

2016年的秋天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拉开序幕,全镇6万亩耕地,3万多人口的大范围的普查任务落在她的肩头,接到任务时,她认为自己是不可能完成的,在普查业务培训的时候,大多数单位的负责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统计员,对农业发展和农村非常了解,只有她是零基础零经验。对照着厚厚一本的培训手册,她日夜研究学习,不懂的问题她就向农技员、经管员、统计员等一些老专家请教;为了让各村的统计员更好的开展工作,她自制ppt为全镇的统计员进行业务培训,讲解政策;为了更好了解情况,她到各村宣传政策,了解农业产业发展情况,面对8000多份调查问卷数据录入任务,她积极从各村召集了一批年轻教师和放假休假大学生,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信息录入质量不高的问题。

2018年8月,时隔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束1年多,她被评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市级先进个人。成绩来的晚,但并不代表它不会来。扎根基层也是如此,可能做的工作很渺小,可能没有将自己多年苦读的知识与才能发挥到淋漓尽致,但是,人生是需要一段“甘于寂寞”的时间,让所有的零碎全部沉淀,沉淀出一个硕果累累的金秋,沉淀出一份可以回忆的记忆。

青春,是冬季烈烈寒风的一股暖流。

棉船的冬天没有飞雪,只有凌冽的寒风,这里的冬季很长,因为它四面没有遮挡。每到冬季,这里就会变得很安静,迫于生活的压力,大多数的青壮年都在外务工,老弱病残留守在家,寒冷的冬天没有人敢出门,四户紧闭,居民的家都建在堤坝上,一开门就是穿堂的寒风,因此,在冬天这里是寂寥的。

2016年的冬季,全县的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全面铺开,镇村干部纷纷走村入户,带上慰问品,带上政府的帮扶政策,走进了一个又一个贫困户的家中,正是这样一次大走访,她看到了许多农村真实的面貌,疾病、残疾、产业不兴、教育缺位这些都是导致贫困的因素。为此,她每个月都会去贫困户的家中走一走,就如同“走亲访友”一般,有时候会指导指导贫困户的小孩作业,有时候也会将一些扶贫政策带给他们,寒冷的冬天走着走着也觉得暖了。

3个春夏秋冬,她已从一位初出茅庐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这些沉默的时光里,她认真对待每一次组织交给她的使命,她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与骄傲,她学会了什么时候沉默什么时候发声,她明白了每一颗种子有可能播撒一片希望。扎根基层,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就是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对得起自己每一份付出。2018年,她来到县委组织部工作,她工作中的严谨细致也正是因为有了基层大视野的锻炼才不断的成熟,这些年岛上的挑战和奋斗成就了她,基层丰富的民情风情滋养了她的灵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的路还有很长,如何服务群众、如何担当作为这是每一位青年干部应该思考的问题,但是相信,只有她努力拼搏、常怀一颗赤子之心,就能将人间冷暖收入心中,在党的指引下飞扬青春梦想。